涵芬书坊(新版)
商务印书馆涵芬楼文化品牌书系
轻经典·大乾坤
“涵芬书坊”是一套由大家小品构成的开放性书系。该书系集合一众世界名家的开放性小品文,从人生、哲学、历史、文学、艺术等不同领域的根本问题出发,不断求索,任思想发散与交汇,情感充盈与流淌,短小轻松、观点独到、格物致知。既可以将其作为了解某位大家思想的入门之选,也可以借之感受名家的内心世界,给读者以无限启迪与文学享受,进入一场永无止境的知识旅程。
涵芬书坊自2012年出版第一辑以来,已出版图书26种,作者包括卢梭、屠格涅夫、里尔克在内的世界名家,译者包括杨静远、周国强、桂裕芳等国内知名翻译家、研究学者和各大高校的教授,深受读者喜爱。
12年后,涵芬书坊全新绽放,升级改版:
★内容升级:新增书目,广集各领域大家经典名作。
展开剩余94%★封面升级:莫兰迪色系配合抽象艺术线条,内外双封,经典与时尚并重。
★装帧升级:烫金、烫银、烫黑、珠光、压凹,进口纸,裸脊锁线可平摊阅读,双环衬全裱糊!
★全新版式:排版更为舒朗,不累眼。
★随书附赠书签一枚。
已出新书介绍
No.1
《伍尔夫女性文谈》
〔英〕弗吉尼亚·伍尔夫 著
刘文荣 译
❄首本伍尔夫论女性文学作品集,涵芬书坊新收录!
❄女性写作因何被抑制?男女作家有何差异?写作时,我们要忘记自己的性别吗?
❄女性主义必读经典,伍尔夫女性写作思想及其文风的充分体现
伍尔夫曾发表过许多谈论女性写作的文章、做过很多演讲、在一些作品序中也可见其思想,这些文字可称作伍尔夫关于女性与文学之思想的直接的深刻的体现,但此前均散见各处,难成系统。此书首次将这些宝贵文章集合于一处,供读者系统领略伍尔夫的女性文学思想。
本书收录35篇伍尔夫的演讲、散文、序言、文论作品。伍尔夫在女性写作、女性作家、女性作品和女性人物四个方面,深入分析了女性写作的历史发展、女性写作的阻碍与未来,思考男女写作究竟在什么程度上才能算作真正平等……在其中,伍尔夫评论以勃朗特三姐妹、乔治·艾略特、简·奥斯汀、莎拉·柯勒律治、乔治·桑、塞维涅夫人为代表的女性作家,并对照莎士比亚、查尔斯·兰姆等著名男性作家的经历与言论等,表达了对女性写作困境的关切;阐述《简·爱》《呼啸山庄》《傲慢与偏见》《爱伦·坡的海伦》《米德尔·马契》《男人和女人》等作品的内容特点、文学意义及女性思想;典型分析了女性文学中的重要人物形象,以及塑造这些角色的时代背景、作家境遇和女性写作条件……
伍尔夫辛辣的、带有讽刺意味的、富有疑问精神的语言风格扑面而来。她在其中提出的问题、蕴含的思想、做出的分析具有相当的启发性,是女性主义研究的宝贵资料。本书译者刘文荣为上海师范大学教授,资深翻译家,流畅的译文很好地呈现了伍尔夫的语言风格。对文中的言外之意、隐喻、主要人物等进行了详细的注释,有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伍尔夫之意。
今天的女性作家不得不自己创造语言,或者说,不得不将现有的语言大大地加以改造,使之适合于女性思想的自然表述,以免现有语言歪曲她的原意,甚至压垮她的思想。
——弗吉尼亚·伍尔夫
No.2
《一个青年的自白》
〔爱尔兰〕乔治·摩尔 著
孙宜学 译
❄散文大师乔治·摩尔自认代表“其思想的开端”之作!
❄自传体回忆录,讲述一名青年从懵懵懂懂成长为艺术大家的心路历程
❄对欧洲三十年文学艺术进程的真实记录,一幅文人、艺术家、思想家群像
❄是一份对文艺人生的告白书,也是一份精彩的思想录
乔治·摩尔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,在20世纪20年代,一些批评家称乔治·摩尔为“在世的英国[后来爱尔兰并入英国]散文作家中的大师之一”。他的确是个天才,在智性和感性两方面都有强烈的优越感,是个相当耀眼相当风格化的作家。他的文字就如他的性格:浓烈、真挚、朴实、爱憎分明,对其他文学家、艺术家的看法也十分犀利、直言直语。
《一个青年的自白》是摩尔思想的开端,是他成名之后对自己文学艺术求学之路的回忆,也是他内心的自观、自照。在本书中,他娓娓讲述自己这样一个“任何校长都不想要的男孩”在经历了被开除、家庭破裂后,在伦敦迷上了艺术,进而走上艺术之路,而后又转向文学生涯的心路历程。这期间的所见所闻对摩尔的人生观、艺术观和文学观产生了深远影响,他与自己的“良知”对话,质问自己人性中的自负、情欲、荒谬、迷惘、挣扎、道德感等,同时也是对读者的提问,摩尔写道:“虚伪的读者们,我在向你们揭示我的灵魂时,我也是在向你们揭示你们自己的灵魂。虚伪的读者们,高雅的伪君子们,你们是我的兄弟,我向你们致敬。”阅读本书,我们会被摩尔至真、至诚的文字所深深感染。
这本书是我思想的开端,我以后所有的作品都将脱胎于此。这本书也可说是我的思想和趣味的宣言书,表明了我对最优秀的现代文学作品和最优秀的现代艺术作品的喜爱。
——乔治·摩尔
No.3
《来自彼岸》
〔俄〕亚历山大·赫尔岑 著
刘敦健 译
❄思想史重要著作,文学史抒情经典
❄俄国伟大思想家、文学家赫尔岑的重要政论著作、政治哲学史重要文献
❄英国著名学者以赛亚·伯林称之为赫尔岑的“信仰自白”和“政治证言”
❄以亲历者目光记录和思考欧洲革命,研究俄罗斯知识分子心路历程不可或缺的文本
高尔基曾言:“仅赫尔岑一人就代表整整一个领域,代表一个思想饱和到惊人地步的国度。”赫尔岑曾醉心于法国空想社会主义,对自由、平等、博爱思想赞赏不已。1848年法国爆发“二月革命”,革命之火很快席卷欧洲。赫尔岑目睹了革命的血腥,对欧洲社会展开直接追问和深刻反思,对自己的社会理想和未来展望进行了彻底清理和重构,写就了《来自彼岸》。他曾写到他在其中“批判了我心中那些最后的偶像,我为我的痛苦和受骗,用讽刺向它们做了报复”。
赫尔岑以书信体的形式,表达了对俄罗斯的命运、欧洲的前景的忧虑和关注,对革命、民主和自由等政治理论的核心话题进行了深刻的思考,对历史的意义与生命的意义及其相互关系做了深入的精神探索。该书不仅是一部充满哲理的政论著作,更因为其抒情的文风,也成为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。对《来自彼岸》,文豪托尔斯泰曾言:“他所期待的读者在未来。他越过现在这群人,向将来能够理解他的思想的人们讲述自己的思想。”希望今天的读者站在赫尔岑希望的未来,能够体会到其中深意。
我把这本书献给你,因为我从未写过比这更好的书……它是一个独立不羁的人对奴颜婢膝、充满谎言的陈旧观念的抗议,对那些荒谬怪诞的偶像的抗议。
——亚历山大·赫尔岑
No.4
《残酷戏剧——戏剧及其重影》
〔法〕安托南·阿尔托 著
桂裕芳 译
❄“残酷戏剧”之父,当代戏剧大师、理论奇才安托南·阿尔托著作
❄颠覆传统戏剧观,开辟戏剧表演新方向
❄激发了德里达、福柯、罗兰·巴特等后现代思想家的理论思考与探索
❄不仅是一部戏剧理论经典,也是一部文化思考之作
安托南·阿尔托是法国戏剧理论家、反戏剧理论的创始人,在《残酷戏剧——戏剧及其重影》中,他提出了自己的“残酷戏剧”的核心理论,这一理论横空出世,从此影响了现代剧场的发展!这本书是法国戏剧大师安托南·阿尔托论述戏剧的经典文集,包括论文、讲座、宣言及信件。
在阿尔托提出“残酷戏剧”理论之前,西方戏剧表演重视剧本、重视语言文字,演员的表演和舞台布景一直以来只为剧本或剧作家的意念服务,沦为一种“重影”。阿尔托认为,剧场里的各种元素应该从戏剧传统中解放出来,他们本身的形式、色彩、设计或声音等即可制造出超越任何形而上学与意义的力量。这启发了当代戏剧表演,深深影响了后现代戏剧创作,更有不少戏剧理论家将当代戏剧表演划分为“阿尔托之前时代”和“阿尔托之后时代”。阿尔托在书中提倡戏剧应该是残酷的,应该表现生的欲望、宇宙的严峻以及无法改变的必然性。阿尔托在本书中提出的生活的残酷性理论,使其影响又远远超越了戏剧这一狭窄的领域。在本书中,阿尔托讲解自己对于戏剧的思考并非枯燥晦涩地表达,而是结合了自己哲学、文学、历史、艺术、神话、民族文化等各领域的知识和思想,引经据典、条理清晰,读者在惊叹于阿尔托超前的戏剧思想的同时,也会被他广博而深刻的知识而折服。
我所说的残酷,是指生的欲望、宇宙的严峻及无法改变的必然性,是指吞没黑暗的、神秘的生命旋风,是指无情的必然性之外的痛苦,而没有痛苦,生命就无法施展。
——安托南·阿尔托
No.5
《宣言》
〔爱尔兰〕乔治·摩尔 著
孙宜学 译
❄摩尔文学观、艺术观的“宣言”
❄对文学与艺术创作具有醍醐灌顶的指导价值
❄思想独特且富有哲理,语言机智幽默、趣味无穷
乔治·摩尔在20世纪初与英国唯美主义文学思潮一起被翻译介绍到中国,在中英文学交流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地位,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独特的影响,特别是他的唯美主义思想。乔治·摩尔是个天生的作家,也是个富于想象力的作家,他是一个长期被世界忽视的文学天才。从摩尔的作品里,我们不难听到他发自内心的对美好人性的呼唤,对自然美的向往,这是一个被忽视了的天才的真正的心声。
他不仅在文学上大有成就,在艺术领域也观点独到,《宣言》实际上是摩尔文学观、艺术观的“宣言”,以谈话录和散文的形式写就。在书中,他与不同的来访者畅谈文学观点、深入讨论名作内容情节、交流创作思想,对理解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具有启发价值,对文学创作具有醍醐灌顶的指导意义。同时,摩尔在本书中对艺术也津津乐道,他回忆与诸多画家的交往经历,对艺术的观点新颖独到且幽默感十足。很多评论似乎武断主观,但至今都仍堪称精准之论,对理解英国文学在世界文学版图中的位置,以及英国文学特有的品性和艺术性,都仍有启发作用。在巴黎学画经历让摩尔在本书中对艺术依然津津乐道,他与当时画家的交往经历使他笔下的画家及其作品更加栩栩如生。
在秋夜,靠着火炉思考令人愉快,比写作更愉快,但谈话、审美也是令人愉快的,尤其是在经过了一整天的工作、大脑有点疲倦的时候。
——乔治·摩尔
No.6
《埃伯利街谈话录》
〔爱尔兰〕乔治·摩尔 著
孙宜学 译
❄散文大师乔治·摩尔一生思想观、文学观、人生观的总结
❄滔滔不绝的口才,机智幽默的语言
❄一部综合性的评论作品,一部思想性的文学佳作
乔治·摩尔涉猎广泛,他不属于任何一种文学流派,但又涉及当时的一切流派;他是一个作家,但又对绘画、历史、哲学有深入的研究。摩尔并不纯粹是自然主义作家,其艺术观主要是唯美主义的,在某种程度上,他还可以说是英美意识流小说的开拓者和实践者之一。他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:“我追逐自己的思绪,犹如孩子追逐蝴蝶。”可惜的是,现在人们谈到意识流流派时只知道普鲁斯特、乔伊斯、伍尔夫,而忽略了摩尔这个开拓者的功绩,这对摩尔是不公平的。
《埃伯利街谈话录》是乔治·摩尔唯一一部随笔集,也是其晚年重要的著作之一,是摩尔一生思想观、文学观、人生观的总结。《埃伯利街谈话录》以谈话录和散文随笔的形式,记录了摩尔与友人之间关于文学、艺术、生活的种种讨论。全书从19—20世纪的著名作家,如巴尔扎克、魏尔伦、波德莱尔等谈起,对以英国、法国为主的重要作家,如莎士比亚、哈代、乔治·艾略特、雨果进行了“娓娓道来”的评述,对当时的各种文学、艺术思潮和流派进行了褒赏和批判,不乏真知灼见和警醒之语,格言频出,言简意赅,切中时弊和“文弊”,在他锐利而深刻的言论面前,人们对19世纪文学和艺术的一些惯常看法毫无疑问会受到挑战和冲击。
他们声称要把莎士比亚捧到天上去,我想把莎士比亚从天上救下来。
——乔治·摩尔
No.7
《你自管做人,只当上帝并不存在》
〔英〕威廉·萨默塞特·毛姆 著
刘文荣 译
❄毛姆笔下的智慧与人生,道破世间万象
❄商务经典品牌书系“涵芬书坊”(新版)新收录
❄回忆性散文,从青春到迟暮,是毛姆人生路的充分展现
❄集合毛姆经典篇目,从精华中领会大师智慧
❄畅谈人性、生死、善恶、名利、爱,机锋妙语,受益匪浅
❄英语翻译名家刘文荣倾心编译,注释详细
威廉·萨默塞特·毛姆对中国读者来说已经很熟悉了。他是《月亮和六便士》里追问理想的斯特里,是《刀锋》中探索生命意义的拉里,也是《人性的枷锁》里挣扎于世俗与自由的菲利普。但毛姆本人的人生,远比他的小说更耐人寻味。他一开始就为自己设计了人生,不像大多数人那样随波逐流,也不像有些人那样异想天开,而是冷静地选择了写作生涯。
本书是毛姆对自己的一生,以及诸多人生议题的思考与感悟。在这些篇目中,毛姆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,从青春少年到垂垂老矣,他分享了自己在各个人生阶段的感受,坦率地说出了他的人生观,其中流露出的对人性、生死、善恶与爱的看法,以及通达的人生观使我们受益匪浅。每一篇文章都堪称毛姆毕生智慧的显露,语言自然且真挚,思想独特且深刻,具有很好的启发意义。
我觉得,最好的处世态度是轻松幽默,随遇而安。
——威廉·萨默塞特·毛姆
No.8
《请不要复制生活——毛姆谈艺术》
〔英〕威廉·萨默塞特·毛姆 著
刘文荣 译
❄毛姆视角看文艺,体会不曾领略到的美
❄商务经典品牌书系“涵芬书坊”(新版)新收录
❄毛姆一生文学观、艺术观的全面体现,集合毛姆经典散文佳作,尽显大家智慧
❄畅谈艺术与美、戏剧、小说、绘画等,对文艺创作与理解具有启发意义
❄英语翻译名家刘文荣倾心编译,注释详细
毛姆是家喻户晓的小说家,他的长篇小说《人性的枷锁》和《月亮和六便士》举世闻名。但鲜少有人知道,这位文学巨匠用一生完成了三次“叛逆转型”:40岁前,他是伦敦西区最赚钱的剧作家,四个剧本同时上演;40岁后,他转身写小说,直言“当戏剧失去生命力时,小说给了我新的可能”;60岁后,他写起散文,却拒绝称其为回忆录——“我所追求的并非回忆往事,而是揭示自己的本性”。因此,毛姆不仅是著名文学家,更是出色的剧作家,对绘画等艺术形式也有很高的追求和审美造诣。
本书篇目为他对美学、戏剧、小说、绘画,乃至生活艺术的思考,写得深入浅出、随性风趣。毛姆在书中不吝笔墨,对屠格涅夫、莫泊桑、契诃夫、亨利·詹姆斯等文学家的创作进行了深入分析,剖析了诸多经典名著和以经典小说、散文、侦探小说为代表的多样的文学类型。除此之外,毛姆还品评了苏巴朗等画家的绘画艺术,也表达了自己对美和艺术的总体看法,充满真知灼见,是毛姆艺术思想的充分展现。
真正的艺术家不必背着沉重的行囊去寻找流芳百世之路。只要有几幅画,或者一两本书,就足够了。在我看来,不管艺术家有没有主观动机,他的使命都是创造美,而不是某些人认为的揭示真理。
——威廉·萨默塞特·毛姆
摩登设计,装帧大升级
1. 莫兰迪色系搭配抽象艺术线条,时尚与经典兼备
涵芬书坊诞生之初,一直采用纯白封面,只简单印有书名、作译者、书系和出版社logo。此次改版换代,设计师大胆引入了丰富的色彩,每一本书都有自己独特的“身份色”,形成了既色彩缤纷,又和谐统一的新版涵芬书坊!过去,您需要看着书名仔细搜寻一本书,现在只需要看一眼,便可根据“身份色”找到它啦。除此之外,设计师用抽象的艺术线条作为装饰勾勒其上,与书名相呼应、与封面色相照应,具有灵动的层次感和艺术气息。在封底,相较于旧版,不仅保留了书中代表性引文,还另外增添了内容简介,方便读者快速了解书中内容。。
2. 内外双封,工艺升级、用纸升级
改版后的封面特别增加了内封,内封颜色与封面颜色相得益彰。内外双封根据每本书的情况,采用了烫金、烫银、烫黑、印珠光、压凹等工艺,质感十足!封面采用进口纸张,哑光质地,摸起来细腻平滑。
3. 裸脊锁线,平摊阅读无压力
相较旧版胶订,新版贴心设计了裸脊锁线的装订形式,书可以平摊阅读,这样解放了大家的双手,不需要一直握持图书。
4.版式设计更丰富、舒适
新版重新设计了扉页,与封面设计呼应,增加了辑封等,内文层次度和精美度更上一层楼;重新设计了正文版式,排版更舒朗,不累眼。
5. 双环衬全裱糊,附赠书签
新版内封双环衬全裱糊,封面、封底与书芯紧密相连,封面硬挺、平整,不易皱、不易折、不易散。
特别附赠书系书签一枚,陪伴您打卡阅读时光。
发布于:北京市
